省图书馆与安图县万宝镇新兴村、大顶子村中学生——手拉手?献爱心活动




2013年,习主席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了“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2014年1月,中央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的顶层设计,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安图县新兴村、大顶子村是省文化厅定点帮扶贫困村。在省文化厅的精心指导下,7月26日至27日,省图书馆组织包保的新兴村、大顶子村贫困户19名学生来到美丽的春城,近距离感受省图书馆、吉林大学、省科技馆等单位不同的人文特色,开阔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
7月26日一大早,新兴村干部王增华、岳金萍,大顶子村干部朱明、赵龙芳带领村里的学生踏上了前往长春高铁列车,中午与省文化厅驻村第一书记张军和陈海文到达省图书馆。省馆全体中层干部在9号门入口处列队迎接这批特殊的读者。简单休整后,省馆工作人员为孩子们介绍了图书馆的概况与功能,各个阅览室的特点,孩子们观看了4D影院,亲身体验了作为图书管理员,如何给图书上架、顺架,了解图书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如何服务于读者等系列工作,这些新鲜的事物让孩子们都感到很好奇,没想到一本小小的图书,需要经过采购、分类、加工数据、上架、顺架等多道工序才摆在了读者的面前。
通过观看4D电影,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发展,工作人员告诉他们,现在的VR技术,远比他们眼前所看到的电影更加逼真,可以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图书馆从传统到现代,无论是从理念还是技术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孩子们惊讶地表示,没想到在图书馆里可以感受到如此之多的知识,在他们本来的思想中,图书馆仅仅是读书的地方,现在既可以休闲,又可以学习,真正成为了一个文化的交流中心。
第二天上午,省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吉林大学。夏日的阳光照耀在每个学生的身上,漫步在吉林大学的校园中,感受着高校那种莘莘学子的浓厚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感受着著名学府特有的人文资源、感受着985高校花园式的校园美景,这是他们第一次置身于高校的怀抱中,孩子们看的兴高采烈、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吉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李郎达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吉林大学鼎新图书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区别,创意空间、阅读空间、交流空间的设置,让孩子们更向往大学的生活。
随后,省图工作人员陪同孩子们参观了省科技馆,这些孩子尽情体验3G奥秘,模拟体验驾驶火车、飞机、轮船等现代化交通工具,认真了解“美妙之音”、“数学天地”、“力学世界”、“电磁王国”、“生命与健康”、“生命与运动”、“感知与错觉”、“天空实验室”等科普知识,各种光、影、电的结合,各种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各种视觉上的冲击,使得孩子们更加真切的感受到科技的力量。这也触动了他们想要努力学习的决心,更加确定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知识可以改变世界。
短短两天的时间里,这些山里的孩子乘坐动车、地铁,感受到了我国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在光与影的世界里,他们的头脑中展现着从未有过的画面,那是梦想的起航。看着图书馆内座无虚席的场景,他们渴望与城市有更多的邂逅。吉图人与孩子们在一起也感受到他们纯净的心灵,他们有山一样宽阔的胸怀,山一样坚硬的臂膀,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此多彩,虽然在物质上,他们不能得到更多的满足,但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的。此次长春一行,在山村与城市之间更迭,静谧与喧嚣之间交错,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也坚定了省图书馆要在省文化厅的指导下将文化扶贫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的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这些孩子在感受过文化与知识的力量之后,能够展翅高飞。